国内首个“大数据服务能力评估”上线,上海市大数据股份参与数据工程标准构建
2021-01-20 08:26:41

为进一步规范大数据项目实施交付的流程,提升企业实施交付能力,增加大数据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为行业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推出国内首个“大数据服务能力评估”。评估面向大数据和数据库领域的服务企业,依据《大数据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数据库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系列标准对企业的服务能力进行严格的评估,根据符合程度对应到不同的服务能力等级。希望通过评估推动行业整体服务能力水平的进步,突出优质服务商,为企业用户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市大数据股份自2020年2月起就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一起启动了对企业参与意向收集和各个企业情况的摸底,历经总体框架拟定、平台建设、数据工程、分析应用标准的编写等多项过程。

 

 

成熟度模型划分了平台建设、数据工程、分析应用三个不同的类别,对于每个类别又有不同的能力域,如这里列出的需求设计、实施建设、运维管理等等,每一个类别的每一个能力域中,均列明了详细的能力项。实际评估过程中,会根据流程、人员、技术等不同的评估维度,将一个能力项评价为下面某个成熟度级别,成熟度级别整体上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量化管理级、优化级五个级别。

 

 

其中平台建设部分又包括资源评估、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执行、实施验证、交付、资源运维、运维管理共八个能力域,数据工程、分析应用部分也同样具有相应的多个能力域,同时每个能力域又包括了多个能力项。总结起来,分析应用部分共包括7个能力域21个能力项,数据工程部分包括7个能力域24个能力项,平台建设部分包括8个能力域21个能力项。

 

整体上,大数据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共包含了二十多个能力域和六十多个能力项,是对整个大数据服务能力的一个全面覆盖。

 

 

从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最终发布的调研结果来看:我国大数据产品的能力是在逐渐变得完备与成熟的,但成功的大数据项目不只依赖于优秀的产品,大数据项目的本质是产品和服务的结合。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大数据与区块链部工程师王卓就此次构建大数据服务能力标准体系的开拓性价值做了以下概括:

 

01

使大数据服务更标准化和规范化。因为形成的标准具备行业和项目的通用性,同时,在标准的编写过程中,参与企业共同讨论,并且对于大数据服务逐步达成了共识,这也有利于在未来逐步完善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

 

02

为行业树立了基准和标杆。服务能力标准未来可以作为大数据项目实施时的指南,标准中构建项目并集、突出项目交集,形成了一套抽象化的项目实践路径。同时,对于一些由于专业、技术、服务、实施能力有限,但是服务能力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些服务提供商,标准也为其提供了提升的目标。从而可以提升全行业各个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能力。

 

03

覆盖了需求方的关注点,能够同时支持选型和验收两项工作。标准中的评估对象包括大数据项目建设的核心能力、项目实施运维能力等,全方位地覆盖了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需求方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预先选型。同时标准中也明确了各个环节要交付的成果,需求方也可以根据自己项目囊括的实际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验收和评价。